发布时间:2021-09-13
浏览次数:233
泥灸是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记载远在两千年前,人类开始利用泥土祛邪,治病和养生保养。明代《本草纲目》中曾说及泥与人体的关系,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中医认为,脾属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皆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灸疗效明显。
泥灸特点
1、借热辅阳;即借助热力,温壮扬气。这种被导入的热量,通过病灶处或特定部位在人体可以激发精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2、开门驱邪;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很短的距离直达病灶,通过中药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络脉之门,给贼邪以出路;
3、以热引热;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将致病物排出体外。
"皮肤吃药",毒副作用小,肝肾受损少,不伤肠胃。它既能防病治病又不需"良药苦口",中药泥灸灸疗法能直接将药物通过牦细血管进入血管,有效增大药物浓度,较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真正达到"完全吸收"。由于灸疗在患部及体表施治,因而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由于药物的归经,在相应的腧穴和病灶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避免药物直接进入大循环而对肝脏、肾脏等器管的戕害作用。
中药泥灸在临床医学上的作用非常广阔。当肢体局部受到了中药泥灸的热效应后,局部组织血管扩张,使血流加快,血氧浓度升高,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产生新陈代谢加快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缓解关节痉挛,减轻肢体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的良好作用。同时,泥灸在冷却的过程中,体积缩小,对组织有压迫作用,可以促进水肿的消退。泥灸中还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之富有弹性,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
一、泥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早期利用中药泥灸的温热作用,再加以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草药方法,可使局部牦细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局部的充血、水肿获得改善,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病人自觉症状很快减轻并逐渐消失。
二、泥灸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软组织损伤临床上较常见,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韧带的慢性损伤更为多见,如理疗不及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挛缩、退变和粘连,并可反复发作。通过中药泥灸,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减轻肿胀,消除疼痛,全愈率可达100%。
三、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应用
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寒、湿、热、邪症状。通过药物吸收增强卵巢能量、滋补子宫、调节内分密系统、改善经期不规则、痛经等现象。
四、在身体器脏保养方面的应用
加强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使得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整体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