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9
浏览次数:508
4到16岁,具有广阔性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情感障碍,学习障碍或者大脑听觉处理失调等病症的孩子,是很合适接受听觉统合理疗的对象。
听觉统合怎么训练?
理疗前、理疗中及理疗后,理疗师要尽可能进行纯音听闻测查,以便根据听力图来调节选择所需过滤的音频。孩子如果比较兴奋不能净坐半小时或不配戴耳机,事先应予以相应的训练和理疗。
每次理疗音量按要求逐渐增加,仟十次双耳音量相同,后十次右耳音量高,左耳音量为右耳的70%。家长需认真观察孩子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并在次日向理疗师报告,必要时进行处理。一般每个孩子每天听训两次,上、下午各1次(两次间需相隔3小时以上),或每天听训一次,每次听训30min,20次为1疗程(听20首不同的音乐)。第1疗程与第2疗程需隔6~9个月。训练过程尽量不要中断,如发急症等原因,中断训练超过3天,需重新开始训练。听力统合训练期间孩子不合适进行激烈运动或紧张的学习活动,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理疗期间及理疗后半年内请勿使用耳机听音乐。
听觉统合有什么效果?
听觉统合训练的功效非常广阔,通常在训练后数周或数月后出现,也有的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每个孩子改善的方面和改善的程度不尽相同,理疗后可能改善的症状包括:
很多孩子对于听觉刺激的注意力增强,能够更好地识别对话的主体并作出反应。因此也有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有所改善。此外,孩子的适当社会行为开始增加,刻板行为有明显改善,对他人的打断或存在的包容度也有所增强。由于可以更好地获得对话主体的语音输入,孩子的社交意愿渐渐增强,相关的眼神接触、语言表达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由于听觉接收信息能力的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变好,相应的认知活动表现也有改善,例如对日常信息记忆增强,计算能力增强和反应时间缩短等。且因为听觉可能产生的不适减少了,因此由此衍生的冲动不安、发脾气和攻击行为等也有明显改善。
其实就是孩子的耳朵学会了去过滤输入大脑的信息,自然响应和学习的效率就变高了。孩子听觉能够固定下来接受信息的听觉频道,注意力能够更好地集中在这些信息的输入和处理上,也能够过滤其他无关的干扰刺激,避免了听觉通道过度负荷带来的情绪不良和行为不良。因此,听觉统合实际上是帮助孩子的耳朵学会去注意日常常见的声音的音量和频率,更好更快地去筛选有效信息。
听觉统合有什么副作用?
目前为止,临床还没有发现听觉统合理疗后,孩子产生明显的损害及长期的不良影响。但部分孩子确实会出现短期的不良反应,这些可能是由于刺激水平调节不当产生的。
在听觉统合训练期间,为了维护疗效,应该避免孩子听过于响亮、刺耳的音乐或声音。家长应及时记录孩子听觉统合理疗前、中、后的行为改变,任何不寻常的表现都应被录入改变评估记录中,以便理疗师随时进行理疗方案的修改。
上海语路医疗的听觉统合训练系统通过让受训者聆听经过调制的20组不同音色、旋律、节奏的声波信号,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听觉障碍、行为紊乱及情绪失调等用于由听觉处理失调问题引起的孤独症自闭症、学习障碍、语音发育迟缓、情绪障碍、精神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多动症等一系列发育行为障碍的训练和康复设备。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