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6
浏览次数:908
【用途】
使用到的基本原理涉及到 杠杆原理,w=FL等
可完全在减重状态下或者利用重力进行 理疗,可以理疗一些如颈椎病,腰椎病,肌肉关节疼痛 或者一些运动损伤的一些疾病理想的方法。
【ps一些胖子做理疗,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降低理疗师理疗难度,增加效果。】
以悬吊训练系统为平台,整合多种运动理疗技术,给理疗师以“第三只手”的辅助。
【ps 理疗师的手也相当于第三只眼。】
一般理疗时往往先找到痛点,说明这一片区域的重心肌群可能收缩有问题,或者椎体是否有问题。
具体包括:
肌肉松弛
【需要放松的肌肉以特定姿势悬吊,然后缓慢轻柔移动身体。】
增加活动度
【慢性病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变小,悬吊使重力影响基本消除,从而逐步加大了关节活动范围。】
开链运动,闭链运动结合
【是重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优化途径。】
感觉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增加感觉运动控制,提高稳定性
【不稳定的平面上闭链运动,达到对感觉运动感官的优化诱发效果。】
【训练类别】
被动训练,助力训练,主动训练三类。
【姿势控制】
【悬吊训练的基本方法】
以重心肌群的训练为重点,结合辅助有内收,外展,屈髋屈膝等基本动作。
同时注意,
★悬吊点的设置和绳子长度可以影响运动轨迹的形状,和对于关节挤压放松的程度。
★悬吊点在肢体的远端 近端杠杆力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调节悬吊肢体的位置调节运动强度。
●软垫和健身球可以提供一个不稳定平面,增加训练不稳定性,从而增加训练难度。
胸椎的评估及训练方法
可以在坐位下进行胸椎的屈伸,侧屈,旋转的评估及训练,
★在悬吊训练中,阶梯强度的调节主要涉及:
1. 悬吊点的选择:
悬吊点的位置可以决定运动是 无阻力、有阻力还是有助力 的方式进行,不同的悬点可以改变运动的强度。
【悬吊点,活动点,连接点】悬吊点在活动点的正上方时,活动比较容易,几乎不费力。
2. 弹力带的悬着与运用:
弹性悬吊带可以给予额外的助力。
助力的大小可以改变运动的强度,甚至通过施加阻力来增加强度。
3. 肢体的悬吊位置与悬吊高度:
悬吊带悬吊于肢体的近端或是远端,其杠杆力是不同的,可以通过调节悬吊肢体的位置来调节运动强度。
4. 运动时间:时间的长短决定了运动强度的高低。
5. 运动的范围:运动的范围与强度密切相关。范围越大,强度越大。
6. 同时进行其他运动:在进行某一肢体运动时,同时要求其他肢体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7. 阻力施加:通过人工的或者其他方式给予施加阻力,调节强度大小。
(二)开链运动与闭链运动
开链运动:
远端不负重或者部分负重;远端游离,近端固定。
开链运动主要训练单独的肌肉或肌群,即主动肌和拮抗肌。
闭链运动:
远端进行封闭,负重;远端闭合,近段开始活动。
闭链运动则是主动肌,固定肌,协同肌以及拮抗肌的同时收缩,
主要在于功能训练,提高关节稳定和运动的稳定性。
(三)弱链接
肢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 一个个关节构成的运动链的传递。
一个动作中,局部稳定肌肉和其他肌肉一起工作时,太弱以至于不能代替应有的作用,力量的传递会受到干扰,出现动作不正确或者局部疼痛。
诊断的重心在于弱链的测试。
【悬吊训练基本原则】
以闭合链的运动为主
因为闭合链可以更好的训练,激发局部稳定肌 ,(而且闭链时一般力臂较大。)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 更加协调。
渐进抗阻训练
先练习神经,在练习肌肉,先低负荷激发局部稳定肌,→增加神经肌肉刺激,后期增加肌力耐力。
无痛原则,正确姿势。
不稳定平面上训练,【用身体的不稳定性更有效果的刺激局部稳定肌。】
振动技术【增加不稳定性,相对抑制痛觉传入。】
注重整体性训练
【人体各个关节的动力链,重力,反作用力通过其上下传递,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影响相邻的,远端的关节。
●由于受力分布不均匀产生疼痛症状。】
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悬吊训练系统作为越来越多的康复师的理疗工具,提高了康复师的理疗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康复师的职业病发病几率,以悬吊训练系统为平台,整合多种运动理疗技术给康复师以“第三只手”的辅助。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